茶叶如何脱颖而出(茶叶逆流而上)

一、茶包装中如何体现茶文化

1、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喝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茶叶包装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认真仔细的构思、设计,包括包装的结构、材料、文字、图案、色彩等。我国古代有许多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流传至今,这些都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把茶叶产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及其人物或动物形象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可以使茶叶包装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当地民俗文化。

2、小编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茶叶产地众多,各地都存在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茶民俗,比如擂茶、盖碗茶、功夫茶等等。在图形设计过程中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提炼茶叶的制作过程及品茶的场景,将其运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使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图形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实现包装设计内容与人们的情感共鸣。包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民俗文化,不仅使茶叶品牌的文化价值得到提升,还能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满足他们的情感和消费需求。

二、茶叶礼盒应该如何设计

茶叶罐包装设计的消费者由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不同,对茶的消费价值观、生活情趣、审美观念、消费方式都会有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说,根据消费者的年龄,市场可以划分为年轻市场、中老市场。

茶叶罐包装设计定位要与企业的整体运作能力相匹配,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前大多数茶企的诉求假大空,使消费者无所适从。其定位并非一厢情愿,而是结合自身及市场细分情况,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终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作为茶叶产品不可脱离的一个要素,文化中不同水土形成的茶树口味差别很大,而且地域差异也会导致不同地域对茶的认识不同,茶叶罐包装设计要突出这一区别,宣传自己独特的内容,增加消费者的关注。

商品属性制约着包装色彩、造型、图案、文字等设计元素,如茶叶罐包装要选择清新淡雅、朴实无华的色彩搭配,要将茶叶的档次、销售场合等考虑在内,并注重整个品系的色彩风格的统一。

三、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机遇如何

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强调到2020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遇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