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里黄曲霉素如何检测(黑茶里面有黄曲霉毒素)

一、国家对茶叶中黄曲霉素含量制定的标准是()。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1.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核桃、杏仁)≤20μg/kg(ppb)≤20μg/kg(ppb)≤2、4、5、8、10、15μg/kg(ppb)

2.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20μg/kg(ppb)≤20μg/kg(ppb)≤2、4、5、8、10、15μg/kg(ppb)

3.大米、其它食用油(香油、菜子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棉籽油)≤10μg/kg(ppb)≤10μg/kg(ppb)≤2、4μg/kg(ppb)

4.其它粮食(麦类、面粉、薯干)、发酵食品(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淀粉类制品(糕点、饼干、面包、裱花蛋糕)≤5μg/kg(ppb)≤5μg/kg(ppb)不得检出

5.牛乳及其制品(消毒牛乳、新鲜生牛乳、全脂牛奶粉、淡炼乳、甜炼乳、奶油)、黄油、新鲜猪组织(肝、肾、血、瘦肉)≤0.5μg/kg(ppb)≤0.5μg/kg(ppb)≤0.05μg/kg(ppb)

6.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7.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8. B1是最危险的致癌物,经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种子,一些干果中常能检测到。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不同,将其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AFT已发现20余种。

9. AFT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

10.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二、普洱茶有黄曲霉素吗 如何判断普洱茶有没有霉变

1、1黄曲霉素已知毒性最强霉菌毒素

黄曲霉素,拥有强大的致癌力。只需1毫克/千克的剂量,相当于1吨大米中含有1粒芝麻重的黄曲霉素,人吃了,便可诱发各种脏器癌症。

2、黄曲霉素,拥有强大的致癌力。只需1毫克/千克的剂量,相当于1吨大米中含有1粒芝麻重的黄曲霉素,人吃了,便可诱发各种脏器癌症。

3、可想而知,如果普洱茶中真的可能含黄曲霉素,爱喝普洱的茶友们该有多惊慌~

4、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它的产生,需要满足一个重要条件:湿热。据了解,湿度90%、温度28~38摄氏度的环境下,最适合黄曲霉菌生长、产毒。

5、生普洱:口感跟绿茶相似,制作工序包括鲜叶摊晾、杀青、揉捻、阳光晒干等。这整个过程,并无适合黄曲霉生长繁殖的条件。

6、熟普洱:比生普洱多了一步工序增湿渥堆发酵,即在成堆的茶叶上面洒水并覆盖上麻布,利用湿热作用使茶叶发酵。

7、这湿热的发酵过程,会长出黄曲霉菌?并不会。

8、渥堆发酵时温度较高,并非黄曲霉喜欢的温度(28~38摄氏度),普洱的营养成分也不适合黄曲霉的口味,所以,产生黄曲霉素可能性很小。

9、对普洱茶发酵起作用的,主要是无毒无害又无辜的黑曲霉菌。

10、即便有黄曲霉,根据微生物的相克理论,黑曲霉一旦大量繁殖,就会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一场厮杀后,那点儿微量的黄曲霉直接就被灭掉。

11、所以说,正规发酵的普洱茶,在加工制作中并不会产生黄曲霉,也就不会有黄素霉素。

12、提醒:太便宜的、有霉味的普洱茶,别买。

13、有些普洱茶确实被检测出有黄曲霉素,这可能跟后续的储存失当有关。熟普洱在渥堆发酵之后,要在仓库里进行陈化。仓库分干仓和湿仓。其中湿仓陈化如果控制得不好,普洱茶会霉变,滋生黄曲霉。

三、茶叶放久了能产生黄曲霉素吗

1、如果真空保存没有变质不会的,如果发霉了就会有黄曲霉素。

2、茶制作完工后,存放的条件尤为重要,像一些茶饼许多人买来就喜欢放在客厅或者书房,一旦室内的空气过于潮湿,那么不管是茶叶还是其他事物都有可能滋生有害的病菌、微生物等,但这些都跟茶叶的发酵工艺是没有关系的。

3、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4、茶叶受潮后要及早处理,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铁筛或铁锅中用文火烘一烘,温度不易太高,边烘边翻搅抖动,去潮后摊晾在桌面或板面上,晾凉后收藏。

5、茶叶保管不当会受温返潮,甚至发霉。此时绝不能利用日晒复干,日晒后的茶叶会变得苦涩难喝,高档茶也会变得品质低劣。